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诚信文化 > 信用知识 > 正文
栏目菜单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正文

中国信用债指数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时间:2016-04-11 10:45

中国信用债指数是上海清算所发布的首批信用债指数,包括银行间信用债综合指数、银行间高等级信用债指数、银行间中高等级信用债指数、银行间高收益信用债指数、银行间区域(上海)信用债指数等共5类,根据待偿期划分为19只,每只指数包括全价指数、净价指数与总收益指数,能够及时、全面反映我国信用债市场,以及不同信用等级、不同待偿期的信用债价格及收益率总体走势。

 

2016年1月29日,上海清算所中国信用债指数发布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波,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徐忠,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党委书记孔庆伟,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黄良波,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蔡华相,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交通银行副行长沈如军,浦发银行副行长徐海燕,中融基金董事长王瑶等嘉宾出席了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推出的中国信用债指数对促进我国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具有三大意义:“一是中国信用债指数作为反映信用债市场价格水平的指标,可以为投资者观察市场走势提供参考,便于投资者进行风险监测和业绩评价。监管机构、研究机构也可以利用信用债指数更好地监测分析信用债市场发展。二是信用债指数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指数化的投资标准,推动投资者开发创新型交易产品,通过指数化投资分散投资风险。三是信用债指数可以延伸应用于设计新的信用衍生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服务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在致辞中指出,“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额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来自债券市场。这就要求上海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中,将债券市场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以推进。”他表示,上海清算所研发推出的中国信用债指数,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件大事。上海将努力营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支持上海清算所在内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在随后的发言中表示,中国信用债指数涵盖了银行间各信用等级、各主要期限的信用债券,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很强的功能性。该指数不仅可以作为信用债市场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也可以成为投资标的和投资业绩衡量的基本,并为信用债延伸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中融基金董事长王瑶在发言中表示,作为针对以中国信用债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产品,中融基金投入了最强团队进行市场研发,并将在完成监管报批后推向市场。她认为,从市场容量来看,中国信用债指数基金产品对应的信用债市场超过十万亿,产品的流动性可以得到较好的支持;从客户需求角度看,债券型指数基金波动较小,投资者长期持有可获得稳定的收益,成为低风险理财的理财替代品。同时,在申购、赎回、投资、估值等方面,都按照公募基金的要求来运作,在规范性和透明度等方面也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当前,随着上海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对外开放程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关注并参与金融市场。中国信用债指数中的银行间高等级信用债指数,反映了风险低、信用高的一类信用债的价格走势,向投资偏好为低风险、高流动性的境外投资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用债市场研究指标、投资标的、业绩衡量基准,进一步拓宽信用债投资渠道,将有效吸引境外资金和投资机构进一步集聚在上海金融市场,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中国信用债指数中的区域(上海)信用债指数,则聚焦发行主体注册地在上海的实体企业,及时反映上海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成本等情况,有助于实体企业选择债券发行时机,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更加充分发挥上海金融资源配置作用,为上海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有力服务上海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信用债指数还能够及时直观地反映信用债市场价格总体走势,积极发挥信用债市场晴雨表的作用,有利于信用债市场发行人、投资者了解市场直接融资成本,选择发行、投资时机,通过吸引发行人及投资者更多地参与信用债市场,促进我国信用债市场双向扩容发展;同时,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有效衡量政策对信用债市场影响的量化参考,也为实体企业、学者等参与、研究信用债市场提供了科学便捷的数量指标,全力服务市场信息更加透明化,维护债券市场安全稳妥发展。

 

中国信用债指数还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指数类产品创新,包括基于指数风险分散化、永久存续等特性所开发的债券指数衍生品,更好地满足风险偏好低、投资期限长的投资者需要,丰富我国人民币资产池品种,促进吸引境外资金和机构投资我国信用债市场,进一步推动我国信用债市场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穆昭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6-2020 ? 安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版权所有??黔ICP备16001486号-1

联系电话:0851-33223044 传真:0851-33223044 网址:www.elcxww.com

QQ:568034231 电子邮箱:cx@ascx.gov.cn

主办单位:安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